2015年4月27日星期一

也是感言


 也是感言

人對應於任何事情上,我想大多都會是捨難取易。但在我來說,重要的是不應預設立場(我可能/我還是做不了),做到與做不到是憑藉個人能耐,而能耐先決是要有求知熱衷,再加學習、毅力和意志……如果還未開始心便冷卻,那又怎可成事!

即使事情有多困難艱巨,然而我相信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的,若將不可能的變成可能,試想心情會是何等興奮?

我不會封塞自己底線,因我知道:「『世上無難事,只要冇懶人』那便能者無懼,勇者無畏了!」

我對女兒從小便不斷灌輸,做人必定要有三種基本堅持:
一,不能懶(因懶惰會失去動力)
二,不能悔(悔亦會使人失去自省能力)
三,不能怨(埋怨只會形成推委心態,進而之更產生出倚賴傾向。)

很慚愧,其實在相當時候我做人都與我所講的「三不」有違……

有一現成例子:
我住的房子有許多地方油漆已殘破剝落,從購入至今十三年來就從沒有修輯過,看見窗框和外牆某處的日夕損缺我都是愛理不理;雖太太多次催逼,我仍推說這是個大工程,很勞師動眾,要動手定必待我真的有空,又或僱人回來修復(這不止要大破慳囊,而且還要搬動傢具及事後清理潔淨,想起就覺得心煩氣躁),再不然便換掉屋子算數。

這樣說說很快便三、五、七年了。最近,可能是我認為時機成熟,我放了兩個星期假(以往放假我只想著旅行),趁晴天好日,我單槍匹馬「擒高擒低」的跟屋子做了九天美容。昨日終於完工了,我很高興,這不為甚麼,是證明我仍有著那份堅持心,不放棄我可以完成的事。而且,在過程中更讓我知道甚麼叫淡定從容,這和以下作者所講的可真有些不謀而合!


∼∼∼∼∼∼∼∼∼∼∼∼∼∼∼∼∼∼∼∼∼∼∼∼∼∼∼∼∼∼

《一百歲感言》 作者:楊絳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 “ 回家 ” 了 。  
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 。
我沒有 “ 登泰山而小天下 ” 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過平靜的生活 。
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準備回家 。

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 。
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
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 。
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 。
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 。
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 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 。  

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
但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慾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 。  

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煉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途徑 。
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於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 。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 。
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

註:
楊絳,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
丈夫為著名小說家錢鍾書。

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