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日星期五

只做不說



只做不說

今臨早前起床,夢發一怪誕景象。

夢中,知將有暴風雪來襲,街上人紛紛都穿上禦寒衣物。此時視野皆白茫茫一遍,但見有一妙齡貌娟女子她之蔽體寒衣臃腫超號,而我亦正為仰止那美麗俏容忘其所以時候,竟有一殘障人突撲倒於她懷更而鑽進她衣衫裏。

應這當口我並沒有想入非非而是想了別的事情。因認識一人,在其長久虛偽過後卻給我看清面目

害人:只做不說

騙人:只說不做

這時,我感到有點驚訝,亦有點羨妒,我恨不得像那人一樣,撲倒入懷的「只做不說」

看來,似乎我的人文素養很是不足。雖如此,但我仍覺我還不算於過份醜惡,因這都不過是:「只夢想做」而已!

人文素養怎樣形成,而社會和諧安定又要有甚麼擔負?

以下部份是某報之評論文章,感覺頗好便想與大家分享。

「龍應台在【會彈鋼琴的劊子手】一文,分析人文知識和人文素養的分別。她指出知識是外在東西,是材料、工具及可量化;必須讓知識進入人的認知本體,滲透生活與行為,才能稱之為素養。

龍應台解釋,人文素養是在涉獵文、史、哲後,進一步認識到的,這些人文「學」到了最後都有個終極關懷,這便是對「人」的關懷。若一旦脫離對「人」的關懷,你只能有知識,而不能說有人文素養。」

依報章作者的分析看法,素養是需要時間浸淫與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實踐,若然國人多具備人文素養,那便要做到「己欲達而達人」、「先天下之憂而憂」、「生有益於人,死不害於人」等等,這一切都是對人的關懷,亦即所謂素養。
假如,死後也為爭產累人那便是害人事了!

說起文化素養,大抵今不如昔。作者更引述前輩文章,提到文革時不堪被紅衞兵凌辱而自殺於上海的翻譯家傅雷夫婦。傅雷自縊前都不忘文明的規範,他留下遺書給妻兄委任後事,都是細瑣的「財務問題」,譬如代付房租若干、交還代修手錶、如何賠償姑母被紅衞兵沒收之飾物、現鈔五十多元作為他們的火葬費等。最令人動容的,除事事為別人着想,他連上吊時也不忘在櫈下墊放棉被,怕踢倒櫈子吵醒鄰居清夢。這前輩嘆曰:一個文明人到死都不忘文明的規範。此種人文素養比起今天內地官場的「道德淪喪」,落差太大,不禁使人懷疑:國人之文明是否在倒退?
要先安內才能攘外!古人慧語有云:能強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要贏得人心讚頌愛戴,執政者或做人的所作所為,便一定要符合道義。

合乎道義,「能自得者,必柔弱者也」,此柔弱實乃「仁者無敵」。
敬祈在上不要再為「只做不說和只說不做」內框框而勁折腰就好!


後記:

此篇日誌已是第三次重寫,原因當寫好後不知怎的忽然便無影無蹤。這莫非是想我「只做不說」而不要寫這篇博文?
那究竟會是些甚麼啟示?

最近看到許多關於香港立法會選戰的新聞,這突然間我好像想到了一些
1,暴風雪來襲~指將有「港毒」入侵立法會,致令整個社會氣氛周天寒徹。

2,妙齡貌娟女子~就像立法會一樣能令眾多人傾倒。

3,蔽體寒衣臃腫超號~指體制如像有超號寒衣護體,縱使犯下瀰天大罪也不會有事。而架構龐大,聚集多路的「鷹熊好看」,品流複雜,詭詐技倆層出不窮,實是此輩中人樂園。

4,美麗俏容~高薪厚福之尊貴職能又有誰人不愛!

5,殘障人~指進入立法會內的大多都是廢人、廢官。
這個時候心中又起了另一種想法

實事:「只做不說」
廢事:「只說不做」



2016年8月22日星期一

懷舊咖啡壺






懷舊咖啡壺

小時候,父親已用這種咖啡壺了。

簡單點說,此咖啡壺原理是因水燃燒形成氣體上升,對流帶動熱水由底部中空吸管向上激噴的一種循環動作,繼而使之進入上方裝著研磨咖啡的盛器,再由此過濾回落到咖啡壺內。這樣的過程我稱之為《噴井式過濾法》,而這名稱只是我的杜撰,是因正名聽起來像有點不雅,好似是叫甚麼《缸吸式》!

從那個年代,冰室、大牌檔,直到現時的茶餐廳,沖咖啡方法都差不多,都是將咖啡放進布袋裏,加熱水用銻壺在電爐上慢火燒煎;又或是沖漏,亦一樣是將咖啡放在過濾紙或布袋,然後把熱水箱之熱水抽上,如花灑般噴灑在咖啡上面,再經慢慢滲漏滴回至咖啡瓶裏。

至於我說的這個老古董,因沒發熱線關係(有些是用電的),就不會為電源和發熱線壞掉而煩惱。所以受熱式總較方便不過,那麼,只要有罐燃式爐子,拿往郊外野餐、燒烤、露營,相信也許會惹來不少人讚羨!

剛好做了這些煎餅,那便乘機拿這個壺子派下用場罷。

2016年8月15日星期一

蘋果羅宋湯



蘋果羅宋湯

早排蘋果當造,最平時候28個仙一個kg就算細個啲都會心郁罷。

我見有好多人爭住揀,而且一買就十多二十個Kg更要即時拉架手推車來車,而我就……

這種蘋果我未吃過,看到有黃紅綠混色,怕酸便買四個試試,但後發覺不特止唔酸仲好甜兼脆口多汁,於是第日便走去再買,而十幾個都只係7毫幾!

誰知今次卻因大安旨意沒有留意標示,原來已轉了另一品種。這款蘋果其實也好吃的,但唯一不好是帶點酸,太太不喜歡,而我也怕吃了牙齦發軟。

解決之道,便拿來煮湯。

中式湯煮法喝得多有點厭,這時個腦突然閃了閃;我一向是膽粗粗的,反正很久都冇做過羅宋湯,而我亦不想用太多茄汁、喼汁、檸檬汁、白醋之類調味,就這更使我想將「蘋果原素」加入。

結果,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但這湯卻必定要將蘋果煲至溶爛不見為止。

如果可以,加多兩塊煙肉骨吊吊味,咁仲正呢!


請按此:港人熟悉的餐湯"羅宋湯"(Borsch)製法




2016年8月8日星期一

將有 mussel fritter 吃了(附做法食譜)










將有 mussel fritter 吃了(附做法食譜)

數天前,在超市看到一袋一口價的新鮮青口,磅出來原要十九多元(差不多五公斤重),但卻為那冷凍水柜壞了而賣得相當便宜。不過依我「所見」,這絕非是甚麼「死到臨頭」貨色。

而這時我心中又起了另一番顧慮,能吃得那麼多嗎?

此時太太知我心意,說不如問問售貨可否只要一半?這真有點難為情啊!這些話怎說得出口,反正是一口價,難道買一半便收一半價錢嗎?況且佔了便宜也不好賣乖,那就只好想想辦法怎樣才可以不會「一籌莫展」!

回家後我便急不及待,一口氣用白酒煮了三十多隻,做了頓十分豐盈的下午茶餐。然而本想晚上再接再厲,但實在是吃得太滯飽了,連呼出來的口氣都似有陣陣海腥味,於是也只好留待第日至算!

在這裡的炸魚薯條店裏,有兩種食物很道地,炸青口和炸青口餅(mussel fritter)。雖然我也曾想過酥炸,但又怕炸後的油不知何時用完。那我便「尊重」下太太,問她想吃那一樣?


材料:
青口肉 250300g
芝士碎 100g
洋蔥碎 6080g
檸檬 zest 1/4
紅辣椒碎 少許(此是我個人喜歡而加入)
麵粉 1
2tsp
發粉 2 tsp
黑胡椒粉 1/2 tsp
2
鮮奶 1/2

做法:
先將青口用白酒爆煮,待殻開少少後便可離火,取肉並稍後切粒備用。

粉漿材料混合,加入切成粗粒的青口肉。燒熱鍋子下油,用大匙將粉漿混合物撥放在易潔鍋上,盡量做成圓狀。少油煎又或多油炸均可,但需要留意火力不要過猛。
















為免變壞這時我已預先將青口弄熟了

除做青口餅之餘,我也做了些其它。這碗配法蘭克福腸的湯麵便是我另一的下午茶餐那當然還不止這些,我會在口痕時便拿它一隻兩隻吃吃。

到此時為止仍剩下不少呢!想想下,不如拿來煎蛋罷,那就真的算是功德完滿!

只不過,到了最後我還是忍不住炸了一打來吃。



2016年8月3日星期三

Hit & run(下)
















Hit & run(下)

以前,像這樣鴨媽媽帶孩子過馬路的事也曾看過幾次,只因在市區路上,大多駕駛者都或許比較專注,所以都能避開意外能停下來讓鴨子先行。

而我亦有一先前的發現,但現在卻少了。以往,我很喜歡駕車四圍去,當在風馳電掣荒漠公路上走時,不時間都會有鳥兒在車子差不多到達的距離下,便從樹林或草叢中突然撲出,在車前面掠過?而這會使我感覺,牠們在玩命,像向死神挑戰和與速度競賽!

還有別的,就是駕車時撞著一大遍飛來的昆蟲,過後就必定要去附近加油站清潔那車頭玻璃。

曾有一個晚上,在公路入市區的路口前遇過一頭鹿。在夜間,郊野亦會常看見野兔、刺猬、箭豬等小動物。或許是車頭燈耀眼關係,牠們多會靜立不動。有朋友說,千萬別要輾過那些周身刺的,否則?哈哈第二天,他發現車子輛胎穿了!

年輕時,我亦試過膽粗粗吃了被我撞倒的野兔,不過那時心中也曾交戰過。最後是「獵神」上身把那兔子宰了。原來兔肉,味道跟雞肉很近似,並且還較咬口呢!

到現時,超市有兔肉、鴕鳥肉、野豬肉、鹿肉,亦有些名菜還會動用到鵪鶉和鴿子,而且,甚至有些地方更有馬肉發賣。

那麼殺戮感覺是否像減輕了,是否已沒像前感到不安?

中國人常受老外批評,說中國人甚麼都吃,跟野蠻沒有區別。但是,老外他們呢?說可以吃的就可以吃,那這還不是更野蠻嗎?


照片曾載於早前的一篇日誌
寵物也 Outernet



2016年7月30日星期六

Hit & run(上)



Hit & run(上)

上個星期,這裡天氣很不好,翻大風,尤其是在24號,風速高達118kmh ,浪高6m,傾盆如注的大雨更令許多地方水浸。據悉海岸沿線有頗大面積超過510m的土地給巨浪捲走……

及至26號,一切已差不多回復好轉,但仍有強風驟雨。下午,當我駕車回家途中,在車前方約十多個車位處,好像看到一些物件在飄移,初時以為不過是些樹枝報紙雜物等被大風帶到哪裡。但是,當車子續漸接近時,在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下,才驚見原來是一隻水鴨媽媽領著一班小雛過路。

這是一段限速一百公里的道路,為了不想讓撞著,我只能扭軚減速,但畢竟距離太近,最後亦終把那做母親的碰倒了。從後鏡中看出那母鴨幾經掙扎,才能一䟔一碌蹣跚地走回路邊,而那些小鴨子卻被嚇至呆著不動……

這時,我應相信那母媽已難存活。

每天,公路就有許多被輾斃的生命,然而,像這樣的情景卻是我頭一次遇到。

真的,我很感到歉疚。因以往意外多發生於單一的禽畜鳥獸。唉! 我不是想推諉,只是想牠們一家大細為何會在風雨飄搖的時候仍要在高速路上走?並且還帶著嗷嗷待哺的雛兒!

沈重心情持續了幾天,到今天我才寫出事情經過,沒別的,就是想警惕自己以後要駕車小心!



待續……















照片曾載於早前的一篇日誌



2016年7月25日星期一

拉布流會的啟發

拉布流會的啟發

政客瘋狂拉布,簡直是到了嘆為觀止程度。回顧這四年立法會會期,毫無政績可言,給市民最深刻的印象只有拉布、流會,再拉布、再流會!

現立法會選舉在即,當局為免他們在選舉期間的瘋狂謀劃,推出旨在反分離、反港獨的「參選確認書」,以便在選舉中封住他們的嘴巴,綁住他們的手腳。同時政府亦可藉確認書迫使參選人不敢主張港獨,否則便予以法律追究。

不過話時話,此「確認書」實太簡單了,就只提及要承諾擁護《基本法》,承認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能否壓得住那班牛鬼蛇神?可真是談何容易!

事已至此,要確立此書的震懾性就必然要以非常手段動以非常政策。

為今之計就是要增訂確認書遊戲規則。比如說,銀行與客戶間的條款都會因應環境、因應銀行本身利益而至附件不斷增加有如「水蛇春咁長」。既然如此,那便不妨學學某些議員所發起動輒千條以上提案的拉布。試想,銀行冗繁條文都未必每個人看,如果將確認書內文也修訂出數萬題條目,除肯定他們不會細看外,就算當真有,他們亦必會觸碰到那些限制。
報名期間令泛民意想不到的竟然是選管會突然推出的「確認書」。究竟簽還是不簽,對泛民政黨而言是兩難選擇。泛民經磋商後均一致拒簽「確認書」,並批評政府搞政治篩選,新安排並無法律基礎。
當然,若那些心中有鬼的尊貴不願簽署確認書,亦即是說他們不會參選。

那麼,「拉布」式確認書一出,在政府來說可是最好的結局。因沒有這班反對派在,自然也便少了許多爭議聲音,而這班政客亦一樣會被「流會」了!

後記:
這篇只是發下牙痕吹下水而已既道高已一尺,然魔高又如何
大家不妨走著瞧!


2016年7月17日星期日

對美國說不

對美國說不

自海牙國際仲裁法院裁決南海島礁案一出,美國白宮便隨即急不及待回應說:「南海問題之裁決應視為最終裁決,且具法律約束力,希望各方不要為此而引發挑釁。」
之後卻發生一很可笑的小小插曲

713日,在美國國務院記者會上發生的一幕,或許會讓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的幕後推手——美國政府感到尷尬。

在當天的記者會上,一位中國記者手持美國版地圖向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唐納發問說,「這份地圖*的來源是美國政府,上面把太平島的屬性定義為島嶼,而不是礁石,這與南海仲裁案的裁決結果不同。我想要知道這個地圖是否代表美國政府立場?」

面對這一情境,唐納在回答中只有用「嗯············」還有「笑聲」來加以掩飾。

其實記者會美國不應召開的,因此番話語若出自白宮之口,那其實是十分可笑,根本就是揭露了自身國策上的矛盾。首先,美國本身不肯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現卻指使別國就海洋法問題打官司,這居心何在?

實情上,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從無一個國家承認仲裁庭有司法管轄權,更無一個國家尊重有損其主權及領土完整的裁決。
先別批評中國不尊重國際體系,中國做的,不正是過去幾十年來,西方大國一直所做的事情嗎?

以下是一些國際事例,由此便可知大國博奕中甚麼才是「硬道理」?
先說說美國罷,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尼加拉瓜起訴美國侵犯領土主權案件敗訴,美國選擇不接受審理結果。另一在一九八六年,海牙法庭也曾裁定過當時美國列根政府暗中支持尼加拉瓜右翼游擊隊,違反國際法,但美國同樣都是不理不睬。

去年美國被墨西哥告上國際法庭,美國又是敗訴,依然也不當一回事。到如今美國要求中國尊重仲裁結果,這可能嗎?那不是自掌嘴巴?
日前退任的英國首相卡梅倫一早預見今次仲裁結果,他卻煞有介事地呼籲中國接受裁決,並說鼓勵所有人依法行事,服從判決;然而他似乎忘記了,仲裁庭剛於去年裁決英國在查戈斯群島設立保護區違反海洋法,但英國無視有關裁決。英國人的狡詐裏外不一,原是與美國差不多,大抵都是穿著着同一條褲子。

至於戰鬥民族俄羅斯,更不把國際仲裁放在眼內。年前俄國在近海扣押荷蘭船隻,國際法庭裁定俄國須放人兼支付賠償,全被俄國拒絕。還有,日本捕鯨船早被國際法庭裁決非法,然而日本繼續從事這種血腥、不道德、破壞海洋生態的事業。那麼日本也想要求中國吞下仲裁苦果,這不是很可笑麼?
既然各家各戶都有為自身利益而漠視裁決結果。所以,中國也無需展露肌肉了,一可以學學美國不肯加入,二或像英國的脫歐,去脫離這個本「無約束力」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 新加坡國立大學國際法中心在網站上刊登了地圖和地名辭典。其中一份地圖,它的來源是美國政府。而且,這張地圖寫的是太平島,而不是太平「礁」。
註:以上資料部分取材於網絡

2016年7月12日星期二

牛一閒聊雜感


 
  

一閒聊雜感


【誰個
去街市,經過牛肉檔時你或會聽到呢句話,「切十蚊牛冧俾我」(怕且而家廿蚊雞都未必買得到),你知牛冧係乜?原來係牛嘅大腿肉,英文叫 rump 。連師奶亞婆買牛肉都講英文,嘻嘻,

講開牛就不妨吹下牛皮,早幾年剛剛回來新西蘭嘅時候,見到老外用 rump beef 來當 steak"牛扒煎,就覺得有點奇怪?原因呢啲牛冧在香港多用來切片炒……除此之外,另有一款菜式算是呃呃老外罷,這是用牛肉切成厚塊,並用調味料及鬆肉粉醃好,繼而燒猛火用油拉熟,又或鑊煎,並在上碟前放上備好的材料,如炒過的洋葱或芽菜等等,最後淋上酸眯眯、甜滋滋的醬汁,那便成為老外愛吃的一味「中式牛柳」,而英文名字就叫「Fillet Steak Chinese Style」,你試諗諗?老外都將 rump beef steak 來用,那麼普通牛肉一下子變成極級牛柳,咁你咪話唔


再講早一點的時日,記得三十多年前我初初踏足新西蘭,那時西人對牛肉真是情有獨鍾,這並不是說他們不吃其它肉類,只是相信一定會有其它因素?而下面要講的都是我想當然,信不信就由你!但可能真的

以前在所有肉類中,牛至貴,上餐桌啃牛扒便是一種身份,況且他們認為豬邋遢,故少食,因此也以其含意常用「乜乜豬」來罵人;另外,羊肉味羶,雞肉柔弱沒咬口,鴨與鵝在他們心中原是不可食的禽肉,況如兔、鹿、野豬……等等?其實再諗深一層,這通通都是虛榮心與階級觀念作祟!覺得吃得起牛便是高人一等,同時也有先入為主的心理因素,只要看看那時胸口長滿毛葺葺如牛的壯漢,他們就羨慕到不得了,說夠型;吃牛扒要吃出血汁,這又說夠酷;而更別出心裁創製了一道生牛扒"Tartar Steak"(這是用牛柳肉攪碎,並與其它配料、生雞蛋黃和干邑拌勻,然後塗抹在法式薄多士上進食。)聽說除了會變得夠勁外還是想向身邊人表態。講真,這只不過是條可笑的


既然他們心理與習慣上都對牛有一種情意結,那麼就讓我們中國人去撫順一下他們的自我滿足感罷,因此除說過的牛肉升級至牛柳外,現凡所有此間之中式食肆,餐牌上以牛肉作菜的均以 steak 替代牛肉" beef "為名,一時間牛行其道,此亦應拜國人一功,那麼是誰個

數日前做咗個芝士餅,齋食係唔係好齋呢?因此為了配合呢個甜品,哈哈!咁就喺嗰晚牛番一次罷,係煎牛扒,煎我最鍾意食嘅肉眼扒"Scotch fillet",雖然好正,但價錢?都算

 
:
此帖在數年前曾post 過,為因天是我的牛一,在沒甚麼可寫的同時便拿來犟一次,今日不算


2016年7月3日星期日

我被三文魚放閃了


 

我被三文魚放閃了

這邊有間連鎖超市,用「做足200分」作口號,就是想標榜品質與服務。雖貨品不算便宜,但勝在選購方面做得不錯。若以肉類和海產而言,新鮮度更是其他超市所難以望其項背,比如三文魚,那就必然是我的優先選擇!

今日,原備好枝竹牛腩作晚饍,但在晏晝喝完茶後,行過這間超市便被那裡放閃的三文魚吸引了眼球。

猶豫中為的是想做刺身或還是壽司?最後決定了都是壽司好,因太太說吃完可輕鬆些沒多東西要洗。

過程中她又突然興起想吃肉鬆壽司,反正未吃過,那便試試罷!

400g三文魚,我竟做了35件,那麼外面賣的可有多掠水?

然而此刻,腦海裏卻又升起了些往昔的情懷點滴,那就是曾與女兒幼時逗弄過的樂趣

辣辣壽司邊個食邊個食?你唔食,我唔食…………


註:
「做足二百分」其實是這超市的運作基制,亦是對顧客服務所作的承諾。意思是,當顧客支付完購買的物品後,才因發覺價錢印錯標高了,又或品質有問題,你可將該物品退回,超市除給予更換外(此乃第一個一百分),更會將出問題之貨款全數補回給你而不只是那些差額(這便是第二個一百分)。